5月11日下午,廈門市海滄區2023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在海滄大摩阿羅海城市廣場舉辦,本次活動由海滄區人民政府主辦,海滄區減災委員會、海滄區應急局具體承辦,減災委各成員單位、各級災害信息員、部分企業員工、周邊群眾等參與活動。
海滄區委常委、常務副區長、區減災委員會主任陳仲謀以及區府辦、區委宣傳部等減災委各成員單位領導出席活動,海滄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項志達致辭。
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,主題是“防范災害風險·護航高質量發展”。本次活動旨在普及防災減災知識,推廣避災自救技能,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,進而提高全區防災減災能力,為海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。
活動現場設置有主舞臺區、互動體驗區、裝備展示區等區域,通過科普宣傳、專家訪談、案例分享、裝備展示、互動體驗等方式,吸引民眾積極主動參與,進一步喚起社會民眾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,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,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,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。
在主舞臺區,圍繞主題活動開展了知識講座、案例分享,邀請海滄區消防救援大隊防火監督員曾妮、海滄區兩岸紅十字師資志愿服務隊講師吳飆、廈門曙光救援隊鄭成煒、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陳靜水、廈門市海滄區應急管理專家張浪等親臨現場,為民眾科普防災減災知識、應急自救方法,分享相關案例,引發民眾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。
在互動體驗區,設置有逃生結訓練區、紅十字救護技能區、防災標識小游戲區、家庭安全常識區等4處互動體驗區,通過學習技能、答題互動贏取小禮品的方式,增強民眾參與的積極性,寓教于樂,進一步增強民眾避險意識,提升避災自救技能。
在裝備展示區,消防救援大隊和曙光救援隊分別展示了云梯車等大型救援車輛、破拆機、空呼、水下救援設備等多種救援裝備,專業人員認真介紹救援裝備及救援方式,現場演示救援裝備的使用方法,增強民眾的參與感和互動熱情,深入了解避險自救技能和救援相關知識,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。
活動間隙,演員用舞蹈生動地演繹防災減災救災主題,與現場的救援裝備動靜結合、剛柔并濟,將現場氣氛和民眾熱情推向高潮。
近年來,海滄區綜合防災減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:一是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,區級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按時修訂,分級實施有效落實;二是林區火源管控成效顯著,連續12年保持森林火災零發生;三是防汛防臺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,2022年成功處置“5·11”、“7·5”等多次短時強降雨天氣造成的局地洪澇;四是防災減災救災隊伍不斷壯大,專業門類更趨齊全,成功引進藍天救援隊、曙光救援隊入駐海滄;五是防災減災基礎建設不斷夯實,62處自然災害避災點和11處地震預警避難場所功能全、物資足,2處航空應急救援直升機起降點正在選址建設,高標準推進安全體驗館和安全文化公園建設;六是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形成評估報告,自21年起,全區共普查應急對象1669家、排查海岸線34公里、森林資源5887公頃、市政道路橋隧242公里、房屋建筑5萬余棟。真正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,防范有措施、處置有預案。